本科生公共课教学

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试验班英语教学团队开展“课堂教学设计与效能优化”集体备课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浏览次数:

2025331日上午,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试验班英语教学团队在逸夫楼研讨室1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旨在聚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与课堂效能提升。本次备课由团队负责人初彤副教授主持,张立梅、林娟、赵晶旌、王帅、Berjeany CharlesDylan PelzerDavid Alexander Cerola等中外教师参与讨论,针对校院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单一、课堂活动低效等问题展开研讨。

首先团队以“技术赋能的教学创新”为切入点,结合团队教学现状提出优化方向。团队认为,课堂活动设计需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,避免程式化分组讨论等低效环节。初彤老师通过展示模块化课件模板,具体阐释了如何将思维导图填空、问题链导学等策略融入试验班课程,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。外教Alex分享了实时投票、AI输出课件、虚拟协作工具的应用案例,演示如何通过技术工具增强互动即时性,实现全员参与、深度反馈。

随后,针对课堂时间管理,老师们总结了三阶段目标法,将课堂分解为导入、核心任务与总结模块,并建议借助计时器强化节奏把控;设计弹性时间缓冲区,强调根据学生实时反馈动态调整任务进度。中外教师还就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好线上线下教学时间展开讨论,一致认为需细化教学环节颗粒度,并通过学生自主监督机制减少时间浪费。

其次,在互动教学方法研讨中,与会教师围绕低效活动识别与替代方案进行头脑风暴。部分教师建议以案例分析、同伴教学取代传统汇报,外教提出通过1分钟速写、角色互换问答等活动提升学生思维活跃度。团队认为,教学设计需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,未来将整合优质课件模板、技术工具包及时间管理方案,供教师按需选用,实现资源共建共享。在讨论中,各位教师还分享了自己近期使用较为得心应手的AI工作流和AI智能体,更新迭代了原有的教学准备工作流。

经过两个小时高效研讨,团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、技术为支撑、精准设计为保障的课堂教学优化共识。团队成员认为,此次备课直面教学真问题,通过集体智慧提炼解决方案,后续将持续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师经验共享,助力教学从任务达标向能力赋能转型升级。